千锤百炼 (by:闲云野鹤)

众所周知,钢铁零件和材料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起看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钢铁的冶炼和加工处理过程孕含着深刻的哲理。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钢铁的冶炼过程吧。钢铁的冶炼是从铁矿砂开始的。先将铁矿砂炼成生铁。再以生铁做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炼成钢,再铸成钢锭等。为了炼成高品质的钢材,整个过程不但复杂而且还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了制造出各种机械设备的重要零部件,冶炼只是第一步。后面紧接着就是另一个重要工艺流程,那就是“锻造”。钢锭在加热以后,经过大铁锤的反复敲打,最终形成了零件加工的各种形状,目的是消除内部缺陷和应力,优化组织结构从而提高机械性能。钢材只有经过前面的复杂的冶炼和后续的不断锤打,才能最终成为优质零件所需的材料,这也许就是成语“千锤百炼”的由来。第三步就是机械切削加工了。一般来说,零件不是一步加工到需要的尺寸,中间要经过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流程,那就是“热处理”。首先将零件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根据不同的材料快速浸没在冷水或其它液体中直至充分冷却后放置于空气中,这个过程叫做“淬火”。这个工艺过程的目的是要让零件达到很高的硬度。这个结果是否是我们最终想要的呢?答案是否定的。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钢强者弱,柔弱者强。所以硬度越高就越易折断。因此,人们就想到了要让淬火后的零件增加柔性和韧性。于是,就将零件再次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温然后放在空气中冷却。这种方法叫做“回火”。至此,钢铁零件的制造已接近尾声。最后经过磨削等几个扫尾工序后,重要的零件就加工完成了。

人材的造就过程也很相似。每个人生来就像自然界的铁矿砂,有不同的纯度和特质,但几乎都是毫无用处。如果想要成为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的一员,我们的灵魂必须经过生活的“冶炼”,剔除杂质,去伪存真,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如何做人。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似乎皆以成败论英雄,只要一个人取得了所谓的引以为傲的成就,有了一官半职或者拥有了一定的财富,那这个人在世人眼中就是一个人才,于是人生的“锤炼”过程似乎也应该告一段落了。然而,另一种社会现象出现了。众所周知,宋代死在铁面无私的包公铡刀下的有多少皇亲国戚,又有多少贪官污吏,他们生前哪一个不是地位显赫,或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国家栋梁之才。当今社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又有多少贪官污吏仕途夭折,身陷囹圄。他们又何尝不是经历了十年寒窗和久经考验的人才。由古至今,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到底有什么深层原因吗?人才的产生机制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有人会说根本原因是体制。如果有一个对官员行为的监督机制,让他们有“贼心”却没有“贼胆”,但这是治标不治本。宗教信仰和道德的缺失才是真正的根源所在。有人又会说,自唐朝以来,佛教就在民间盛行,怎么会缺失呢?实际上,可以说那些罪大恶极的所谓的“人才”中几乎没有一个是虔诚的佛教徒或者基督徒。佛教诲人向善,基督教传播神的爱。如果一个人一心向善,心中充满着爱,又怎么会去干那些罪恶之事呢?那些“栋粱之才”之所以会犯罪无非是私欲难填,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罢了。正如某位教授所言:“我们现在所谓的人才大多都是精致的利已主义者”。这样的人一旦手中有权,不谋私利才怪呢。

造就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正如造就重要零部件所需的钢材一样需要“锻炼”,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其中,“炼”是基础,是一个冶化灵魂的步骤。是一个去除灵魂中的杂质,保留和添加有用元素的工艺流程。只有在成功的“炼”的基础上的“锻”才有真正的意义,从而为后续的“热处理”作好充分准备。如果一个社会恒量人才的标准只是功名、地位和财富的话,那就会驱使人们急功近利,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 — 做人。一个人的成就缺乏这样的基础,就像圣经里所说的:他们的城堡是建在沙滩上的,当潮水来临时就会倒塌。然而,人生的“炼”是无止境的。优质钢铁是由人“锻炼”而成的,由人来决定它的整个过程,那么优秀的“人材”的造就又是由谁来决定的呢?答案只有一个–是“神”!也就是我们的“天父”。圣经中有句话:你可以有一千个想法,但最后做出决定的是上帝。是他创造了我们,他爱我们每一个人。由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在灵魂深处藏有各种不同的“杂质”,他要提炼我们,让我们经历各种诱惑,然后,再让我们经历艰苦的磨难和挫折,就像钢铁经历“锻造”和“热处理”的过程一样。他这样的安排正是爱我们的表现,正如爱我们的父母一样。真正爱我们的父母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吃苦”而不是享乐。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苦尽甘来以后的享乐才能长久,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能坚持到最后的少数人才能称得上是对社会有用之才。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那就是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屈不饶。同时还有一颗善良和博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