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星球

我的蒙特利尔之行和布格罗的自画像有些关系。记得去年在微信看到一个帖子,讲中国画家冷军的写实主义画法,可以把真人画得惊人的相似,把衣物比如毛衣上的毛线都能画得栩栩如生,跟超高分辨率照片一样,看的人无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有发小熟悉19世纪末法国学院派画家布格罗,说他也是写实主义画风,并找出几幅布格罗的作品。与布格罗相比,冷军画中的人物表情有些呆板,整体画面气氛生硬。反观布格罗的作品细致有品味,画中的女性形象清纯生动,小女孩讨喜可爱。观众甚至可以放飞想象,讲出自己演绎的背后故事。

发小是著名的美学教授,他还查到布格罗有一幅自画像为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馆收藏。我当时想,看来蒙特利尔艺术馆有欧洲名画家的美术作品,就萌生去一趟,眼见为实的想法。

当来到北美大陆的”孤独星球”蒙特利尔,我走进艺术馆,看到雷诺阿、塞尚的作品,难以抑制喜悦心情,随后就开始寻找布格罗的自画像,穿过一排雕塑,走到现代艺术厅,回转到欧洲经典画展,在一个侧向展厅内,布格罗自画像映入眼帘,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布格罗自画像》左上角有布格罗的签名和年份~1879

自画像旁边有一幅布格罗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写实主义风格。画的中心人物是个大眼睛女孩,她用双手兜着小裙,里面放在刚在野外采集的五彩花朵,后边女子正在低头给小女孩戴上她们刚才一起编织的缤纷花环。因为低头,只能看清女子的侧脸,却能感受到那是一张美丽安详的面孔,有着专注怜爱的眼神,加之轻柔温和的动作,整体形象甚至比正面的小女孩还夺人眼球。

这幅画除去表现两个人物外,地面的小草,背后的灌木,后边的斜坡和丘陵,以及它们上面隐隐约约的树丛,布满密云的天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可以看出,这是一幅追求细节,既有人物互动,又有风景衬托,平衡完美的画作,令人赏心悦目,难以忘怀。

中国人记忆外国人名一般用汉译的名字,比如梵高,伦勃朗等。因为看过英文版的《至爱梵高》,知道梵高名字的英语写法,但不知道其他画家名字的写法。临行前我恐怕到了画廊,认不出画家姓名,就用百度把一些名家的英文名字找出来,写在纸上,果然在观看时,大有帮助。

漫步在艺术殿堂,看到了毕加索、达利、莫奈、罗丹等欧洲名家的作品,大开眼界,收获颇丰。蒙特利尔艺术馆收藏了从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一直到近代,欧洲、美国名家的作品。荷兰画家专题是它的特色展品,还有一个拿破仑的文物展。

 

在荷兰专题画展,正逢馆内安排的专业人士作为志愿者给大家讲解这些名画,我驻足听了一会儿。她在解释一幅以荷兰裁缝店为主题的油画时,介绍这个小店的墙上挂着一幅油画,从中可见当时社会崇尚艺术的氛围。我想就是这种根植于民间广泛的群众基础,造就了欧洲画坛人才辈出,给人类留下光辉璀璨的文化遗产。

需要说明一下,在这里看常设画展免费,如果要欣赏巡回画展就要买票。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第一大城市,是加拿大的法语区,这里法语是第一语言。历史上,他们曾两次公投独立失败。在广博的北美大陆,三亿多人口的英语主流文化区域,却有着这么一块坚守法语文化的板块,所以它有”孤独星球”的称谓。

法国是一个时尚和艺术大国,有着同样语言文化背景的蒙特利尔也不例外。记得在卡尔加里牛仔节的大游行上,来自蒙特利尔的彩车,往往看着最”洋气”,给人一种出类拔萃,标新立异的突出印象,这反映了法兰西民族善于创新的特质。

加拿大是一个官方双语的国家,政治家在演讲和发言时,为了表现对所有人民的尊重,都会交替使用英语和法语。在飞机上,广播播出信息时,也是一遍英语,再一遍法语。在超级市场,几乎所有商品,都有两种文字的标识和说明,这些都是加拿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学过一点法语。现在能用法语造句,包括陈述句、疑问句,否定句,时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知道法语的动词变位,名词、冠词、代词、形容词的阴阳性。
通过短暂的学习,我大概理解为什么人们说法语是一个精确和美丽的语言了。举个例子,法语是把形容词放在名词后面,这样读者或听众会马上捕捉到谈论的对象,不容易产生误解。另外它的读音,要求辅音元音配对,极力避免元音和元音碰撞。这样法语听起来有一种平和律动,不易产生停顿的效果。
魁北克立法规定,商家给顾客打招呼,要首先使用法语,然后才能用英语。在这里,商家会用Boujour! 打招呼,如果顾客没有反应,随即就会说 Hi!

蒙特利尔有三大特产,Poutine,Smoke Meat和蒙式Bagel。Poutine是加拿大一种独特吃薯条方式,原创于蒙特利尔,它是用薯条配上奶酪,浇上加热的肉酱做成。
查看攻略,有人推荐一个老店Brisket Vieux-Montréal (老蒙特利尔牛腩店),它于1901年开始营业。本来想在百年老店来一次大餐,品尝当地名吃,没想到吃了一个闭门羹。门前挂了一个横幅,上面用法语写出几行文字。幸好先前学过法语,稍加辨认,知道这个老店已经迁址,横幅上的意思是”新地址 科学中心对面 老蒙特利尔 圣劳伦大街200号 “。

 
 
蒙特利尔是北美一个时尚和文化中心,在市区开辟一个文化区,区域里面有很多画廊、剧院,有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和许多大大小小的专业博物馆。

因为看过艺术馆了,里面也有少量现代艺术作品,我就犹豫是否再去参观现代艺术博物馆。没想到去中国城吃饭,沿着地下城穿过通道,却走到它的附近。
门前排个长队,我猜想是存衣服和背包的队,就加入其中。过了一会儿,发现后边队伍越来越长,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行色匆匆地加入到队列之中。排队等了很长时间,终于走进了博物馆,发现还要买票,票价十九加元。

大堂内人群熙熙攘攘,但展厅现代艺术展品不多。跟着人流,进入到一个个房间。房间有大有小,有明有暗,要么是几组音响和麦克风,发出美妙动听的和声和音乐;要么是采用老式放映机投射的电影,在屏幕或墙上展现音乐、歌曲、人物、影像,创意大都非常奇特。除过放映机发出的机械声响外,人们安静地或站或坐观看着。我刚开始觉得奇怪,难道这是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一种行为艺术?

后来看到墙上的法英文对照介绍,才知道事情来龙去脉。原来这是一个出生在蒙特利尔的名人音乐作品展,他叫莱昂纳德·科恩,被称作”摇滚乐界的拜伦”。早年以诗歌和小说在文坛成名,是一位会写诗的创作型歌手,曾经获得美国格莱美终身成就奖。他去年去世,今年蒙特利尔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他为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突然想起来,之前在艺术馆参观时,站在三层过道,透过栅栏看见外面一个建筑物墙面上大幅画像,非常壮观夺目,就拍了下来。我在拍摄时,并不知道那是科恩的形象,只认为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拍摄对象。
 
离开蒙特利尔后,元月三日看电视,无意中翻到加拿大国家电视台实况转播在蒙特利尔贝尔中心纪念科恩的大型演唱会,全场座无虚席。加拿大本土著名演艺界人士悉数参加,演出他的作品,他的歌即是诗,诗即是歌。他有着一颗追求完美的诗心,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探索和启示。

读他的著名诗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 is how the light gets in”,多么富有寓意、励志和精彩。
出发之前,我问一个母语是法语,曾经在蒙特利尔居住过的好朋友,那里有什么值得看的,他是一位天主教徒,他说有两个教堂很出彩。

蒙特利尔有一座巴黎圣母院的姊妹天主教堂,它就是建于十九世纪初的蒙特利尔圣母院,这座教堂是北美地区最大的教堂之一。

当走进蒙特利尔圣母院,我被深邃的蓝色基调震慑,转身环顾整个圣母院,精美绝伦的穹顶似黑夜的星空,无数颗星星在苍穹闪耀。

 

 

教堂的两边的彩绘窗非常夺目,上面的图案显得宁静圣洁,还有无数祈福的蜡烛营造出神秘氛围,这时不由自主地想坐在长椅上,静静地感受神圣的宗教气氛。

圣约瑟夫大教堂号称北美第一、世界第二高的天主教堂,整个高度达到124米,仅次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教堂以耶稣的父亲、圣母玛利亚的丈夫圣约瑟夫命名。

在教堂后端,一排排巨大的管风琴铜管引入注目,此时此刻,多么希望听到美妙动听的琴声,如果再有唱诗班的歌声,唱出《Amazing Grace》,那就更美妙无比了。

这个教堂坐落在皇家山上,走到平台,可以俯瞰蒙特利尔市区,正在这时教堂的钟声响了起来,清脆悠长,沁人肺腑,像是在大声诉说着什么,直逼人的心底,抬头看着教堂高大的正面花岗岩墙体,内心之中泛起一股无限敬畏的涌流。

在蒙特利尔拉丁区转悠的时候,看到一个法式餐馆啤酒屋,Logo是三个小黑人穿着红色围裙,整齐划一端着啤酒杯的图案,蛮吸引人的,就推门进去。女招待冲我打招呼Boujour! ,我也回答Boujour!

正值午餐时间,看到餐馆里顾客基本坐满,推断餐馆不会太差,就决定在这里吃饭,没想到是一次极佳的体验。
餐馆里有一个大屏幕,正在播放法语流行歌手的演唱节目。他们有生产鲜啤酒的设备,安装在一个玻璃房内,顾客可以直观地看到啤酒酿制过程。在玻璃房旁边,堆放着成袋的大麦,不知道是否是啤酒的原料。
 

在加拿大,入乡随俗,吃薯条接受了Poutine吃法。这种吃法,更像是一道菜肴。服务生把Poutine端上来了,不愧为源发地的Poutine,肉酱、奶酪、薯条的交织在一起,色香味俱全,是这么多年吃到的最美味的一次。

Smoke meat汉堡也送上桌了,它一半夹着常规的牛肉饼,一半是Smoke meat,底部垫有德国泡菜,随盘还有一个酸黄瓜。因为在点汉堡时,我选择沙拉做付菜,所以还有一小盘清脆可口的沙拉。不由赞叹,法国菜系果然名不虚传,点的几个菜,品质、色相、味道都是上乘之作。

这时天下起了小雪,听着节奏感很强、抒情浪漫的法语歌曲,吃着Poutine和汉堡,喝着新鲜啤酒,透过窗户看着雪花飘舞。附近有个电影院,大门两侧是大幅法语图文广告,猜测正在上映一部法国最新影片,影院门前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在加拿大英语区居住时间长了,在心理上好像已经不把它当成异国了。但在这里,让我好似步入另外一个星球一样。

回想起在老港口坐摩天轮时,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快乐心情。

坐在摩天轮上,放眼望去,看到世界上最具特色、最有创意建筑物之一,坐落在圣劳伦斯河畔,著名的三维立体房屋,栖息地67 ( Habitat 67 ).

正值岁末年尾的隆冬时节,极目远望,圣劳伦斯河的河水依然滚滚流动,向着远方,向着大海流去。 Au revoir à Montréal.Je vais revenir.(再见,蒙特利尔,我会再来的) 

1 Comment

  1. 提示:发表评论个人信息可不填!
  2. 呱呱 彭老师化学补习

    老同学,写得好啊。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