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主题征文:让人纠结的海外华人子女的朋友圈(by Hua,赞助:彭老师)

昨晚,与在美国的儿子电话了一个小时。儿子除了关心加拿大这边的工作和生活之外,主要谈他自己。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父子之间的交流是需要经常的,这让人想起成龙。

 最近,有位网友谈到孩子的朋友圈,很是纠结。

 孩子成年之前,一直与家长一起生活,基本上还是在华人圈里面。无论移民几个月还是几年,家长身边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是华人,孩子的朋友圈也就局限在华人孩子范围内。随着孩子长大,异地读书或参加工作后,孩子的那个原来的朋友圈就分散了,有的去了美国,有的留在加拿大,还有的去了欧洲等国。这样一来,不仅家长不能在身边,孩子也只能融入当地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身边华人朋友慢慢在减少,也就是来自五湖四海了。

 家长们到底担心什么呢?

 其一,担心孩子接触一些不三不四的、具有个性的老外,孩子也很有个性了,与社会脱离;

其二,担心孩子崇尚西方文化,忘掉中华传统文化,比如中秋节都没有一个电话回家;

其三,担心孩子找一个异肤色的男友或女友,带回来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

 怎么理解化解这些担忧呢?

 首先,成长中的孩子,周围肯定会有各种不同的同龄人,他们选择自己的交流圈,绝大多数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如果知道有选择性,孩子就不是孩子了,那就已经长大成人了。所以,在这方面,家长们不需要过度担心。孩子的成长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家长们与孩子这一辈肯定存在代沟,家长们认为的不三不四个性十足的特性,也许只是一种潮流或时尚,并非所谓的与社会脱离,只不过是家长们自己落伍了。

 其次,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各有优点与长处,家长在这方面需要与孩子沟通。家长们通常希望孩子与自己的传统思想一致,过年过节、饮食习惯等等,这个在异国他乡是比较难做到的。但是,如果在过年过时放任孩子到处玩,不顾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家长们会有孤独感或失落感。我的处理方案是: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不要过于限制他们。否则,孩子会更加感到生活的无聊与乏味,因为对于海外华人来讲,他们本身就失去了很多。对于家长们这边的孤独感或失落感,无论在何时何地,总是会到来的,还不如趁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是孩子的婚姻大事。如果家长们与孩子是长期在一起生活,价值观和婚姻观基本上应该是一致的,长辈们的思想多多少少会影响孩子。毕竟,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言传身教。因此,对于孩子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伴侣,家长也无需过度担心。此外,孩子在与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交流中,也会间接获得很多选择自己的人生伴侣的经验,相互借鉴,这是肯定会有的。当然,如果发生了特例,也就是说孩子找了异国他乡的异肤色男友或女友,家长们的反对,基本上是徒劳的,何不顺水推舟、正面引导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备注:

本文为多伦多呱呱叫网”子女教育“主题征文,感谢作者的辛劳。特别鸣谢:

冠名赞助:

彭老师  化学补习10到12年级 Warden & McNicoll,648-860-7806

特别赞助:

呱呱电器: 电脑维修,销售二手电脑,配件,打印机toner,110V转220V变压器 416-887-9059

1 Comment

  1. 提示:发表评论个人信息可不填!
  2. 呱呱

    一点看法:孩子大了之后,与孩子的互动有时要以孩子为中心,比如去孩子们喜欢的餐馆吃饭;与孩子们一起看他们喜欢看的电影;跟着孩子们去参加野外活动,做他们的帮手。这样会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独自做决定的能力。

Comments are closed